時間賜予我們每個人每天24個小時,為什麼有的人每天會過得忙忙碌碌,沒時間看書、思考、鍛煉身體,而有的人卻能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還能在緊湊的日程中排出個人的放松娛樂時間?
利用好時間的關鍵在于你如何管理時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的時間管理工具有:手機、鐘表、台曆、日曆、記事本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方法能幫助我們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更有意義、更重要的事情上:
一、時間審核表。首先我們來列出一張時間審核表。例如:把你從周一到周日的每天用時記錄下來:睡眠、有質量保證的個人時間、上下班往返時間和工作時間、做家務時間、與家人相處時間、社交活動時間,把這些都填寫在相應的表格裡,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扣除了睡眠的時間,大多數都被上下班往返和工作、做家務、與家人相處所用了,至于“有質量保證的個人時間”是少之又少,有的時候幾乎為0。通過表格裡數據的記錄,就不難找出你每天忙碌的原因了。由此可見,時間審核表是幫助我們了解當前時間利用模式和确定需要改進的内容的一種時間管理工具。
二、任務清單。就是把一定時間内,比如一天、一周要做的大小事項全部寫在一張紙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任務清單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記住每件要做的事。
三、優先順序矩陣。有了上面的“任務清單”,我們再來畫一個優先順序矩陣圖,根據任務重要性的高低和緊急性的高低分别把它寫在恐慌象限、重中之重、授權象限和垃圾象限中。對于垃圾象限的任務我們可以向它說“NO”,拒絕去做;授權象限的任務可以讓家人朋友幫忙或委派他人去做;恐慌象限的任務就不能拖,要馬上去做;而我們應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做重中之重的任務上,例如健康、儲蓄……這些都是對實現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的事,應高度重視。可見,優先順序矩陣是一個能夠幫助我們區分任務輕、重、緩、及的時間管理工具。
采用這三個工具一段時間後我們再回過頭去想想,自己是不是把時間都花在“垃圾象限”的任務上、每天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如此反複循環,就能更合理的利用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