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者共同的節日。今天,我們依然要讴歌勞動、緻敬勞動者、禮贊勞動精神,因為勞動是人類最偉大的實踐活動,勞動者是推動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中堅力量。今天,我們亦應回歸勞動本質,對自己的勞動進行審視剖析,結合勞動發展的趨勢,以勤思促精業,準确對标、改善提升,增強自己的技能潛力,而這,才是勞動節真正的題中應有之義。
人類的發展史,是不斷思考、精進技藝、提高勞動質量的求索史。類人猿開始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擴大了采集範圍,讓覓食更加便利;原始人開始用石片制作簡單工具,既擴展了狩獵範圍,也更好的保護了自己;鐵器的應用,則讓體力勞動更為輕松快速,農耕社會日益繁榮;機器大生産時代,人類開始手足并用,更借助水力、風力,提高效率;第二次工業革命厚電力廣泛應用,科學與腦力開始成為勞動質量提升的關鍵;信息時代,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逐步應用,勞動工具越來越複雜,人所動用的器官越來越多,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思考創新、協調溝通的能力成為勞動的新動力。
三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明确提出要加快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七大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從低級到高級、從體力到智力,從單一農業到三大産業,勞動工具疊代升級、勞動對象外延拓展,作為勞動主體的勞動者,是否具有相匹配的勞動能力,能否勝任新時期的工作要求,就成為決定勞動質量的關鍵所在。
勞動者的能力提升,一要積累更多經驗,二要充實更多知識,其底層能力就是人的學習和思辨能力。有許多人每天勤力上班,勞動質量卻不高,因為他們隻是輸出勞動,而沒有付諸思考,哪怕對工作的流程很熟悉,也不過是機械性、低水平的重複,既不能提高水平,也無法積累出有效經驗。更何況,日複一日的重複,還将磨滅他們對于工作的熱情和思考,陷入平庸陷阱。而那些優秀的勞動者,都很擅長在工作中有意識地進行思考,構建“分析、決策、計劃、執行、調整”的工作閉環,提煉做事方法,精進職業技能,有很多人甚至可以推此及彼、一通百通,實現整體職業素養的疊加式進步,而這樣的勞動者,才能應對不斷進階的工作需求,才能在做對事情的基礎上,把事情做好。
勞動發展到今天,工具不斷進化,工作場景、勞動對象日新月異,人的素養在勞動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勞動者必須成長,要掌握更多技能,要接觸更多知識,要讓自己成為工作中的多面手,思想上的全能軍。尤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疫情之後很多東西都會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是我們無法預測,也無法控制的。在前景不明的困難時期,我們唯有多學習、多進步,勤思精業、提升素養,為勞動質量提升囤足“儲備糧”,才能适時而變、乘風而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