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給我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這本書從選書購書、到讀書、做讀書筆記以及活用筆記等一系列動作,教會我們通過讀書為自己構建精神上的圖書館。
最讓我受用的,是書中介紹的四種筆記的使用方法:随想筆記、購書清單、讀書筆記和各種報道的剪報。在這裡我想分享一下前三種方法。
一、随想筆記。随想筆記顧名思義就是想到什麼點子就記下來,這些點子會我們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原創思維和素材。做随想筆記的時候,可以是路上看到的一句廣告詞、腦子裡靈光一現的小想法或者是想看的一本書的書名,按照時間日期一一排列即可。現在手機都随身帶着,用手機記錄是最方便的。我的做法是在石墨文檔建立了一個“随想筆記”的文檔,記錄了我的想法、想要讀的書、為了買餐邊櫃而量的房間空間尺寸甚至我的體重,這些零碎的東西都不要放過,記下來供随時翻閱,也為我們選書購書和重讀提供了一些參考。
二、購書清單。讀書的好處不說大家都明白,但是想找到好的書、适合自己的、對自己有用的書卻不易。每次都花很多時間去選書,挑到兩眼昏花,到手的書卻不是自己想要的。前面已經提到了随想筆記可以記錄我們想看的書,同時我們也可以建立一個購書清單,一一排列。寫上書名,作者,書中大緻内容,做個簡單備注。不想看的書可以打個叉,購買後就打個勾。購書清單我也是通過石墨文檔記錄的,通過購書清單可以明确自己想要買什麼書,做到高效購買,不必要在購書上花費大量時間。
三、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可以在讀書的時候做,也可以在讀完書後做,對于看完還沒來得及做讀書筆記的,要每周集中一個時間來進行。書中提到一個叫“蔥鲔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它主要包含兩個要素:第一個是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内容(摘抄),第二個是自己看這本書的感想(評論)。在做筆記的時候要用不同的方式作出标記。
這種筆記的書寫方法是“摘抄+評論”,在摘抄完一句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下面,一定要加注自己的評論,評論根據自己當時的想法寫出來,哪怕隻是贊同作者的觀點。評論要多留一些空間,以便在重讀的時候加注新的想法。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在《創意的生成》一書中說:“所謂創意,隻要把原有的因素重新組合而已。”而我們所需要的創意和靈感都可以從以上的讀書筆記和随想筆記中獲得,這就是我們的素材庫。
值得一提的是,做了讀書筆記以後,為了更好地加深對書的理解,我們還要做好輸出,将這本書的感受都寫出來,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一來,不僅加深記憶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在寫作過程中達到一定量的積累,寫出好文章就不再是夢想。
以上就是我對《如何有效閱讀這本書》的感想和收獲。書中除了這些讀書筆記方法,還對讀書筆記的整理和檢索提供了方法,如果一年讀書在十本以上,可以參考這本書。願我們都能在閱讀和寫作中找到人生的價值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