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至日的餐桌上,離不開湯圓的身影。我的家鄉平顶山,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對于重視讨口彩的閩南人來說,湯圓所擁有的形象的名稱、圓潤的外觀及香甜的味道,無疑都能使人們吃在嘴裡,甜在心頭。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印象中,小時候的冬天比現在冷多了,尤其是快到冬至時,屋子外面的風有如利刃拂面,臉上手上都似小刀子割着一般,手腳都被凍出了小口子。冬至前一天,還是小孩兒的我們已經開始期盼着暖暖的湯圓了。
記憶裡,母親會提前準備好,先是把糯米浸泡在一個木桶裡,等糯米浸發以後,再用小石磨磨成雪白的米湯水。接着用一塊細紗布做成袋子,裝滿竈膛裡的草木灰,放在剛磨成的米湯水上,把水分吸幹淨,剩下的就是雪白而細膩的糯米粉泥。冬至當天,母親拿來一個竹扁,把糯米粉泥放在竹扁中,先是捏成長長的一條,再截成幾小段,便開始搓湯圓了。搓湯圓也是有講究的,母親教我們拿起一小段糯米泥放在雙手掌心中,慢慢地均勻地沿着同一個方向用力。有時候我們還會比賽誰搓得好,搓得快,在歡笑聲中,一個個白白嫩嫩、圓圓滾滾的湯圓就搓好了,圍着圓圓的竹編一圈圈排排列着,看得我們小孩兒樂開了花。
此時,竈膛的柴火燒得仿佛天邊的晚霞,照得我們的臉火紅發燙,鍋裡的水翻滾着,熱氣騰騰。母親把湯圓一個接一個地放入鍋裡,湯圓在開水中打着滾,上下翻騰着。大約十多分鐘,湯圓浮在水面上,不再下沉,就可以撈出來食用了。
母親舀出第一碗湯圓,首先用來祭祀祖先。我們站在旁邊,跺着腳,搓着雙手,等得口水都快流出來。敬神祭祖過後,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開始品嘗美味的湯圓。白白嫩嫩的湯圓冒着白氣,加入晶瑩透亮的白糖,輕咬一口,細膩勁道,口感香糯,馥郁的香味纏繞在唇齒之間。一家人的歡聲笑語,消弭了冬天的寒冷,隻剩下一室的溫馨。
長大以後,工作成家,忙忙碌碌,冬至的記憶被塵封在歲月的褶皺裡。今年冬至日那天,突然很想吃湯圓,于是到超市挑選了各種口味、色彩缤紛的湯圓,然而煮出來的卻怎麼都沒有小時候的味道了。原來在我的心裡,還是最珍惜懷念小時候吃湯圓的情景,懷念母親的湯圓,懷念一家人其樂融融搓湯圓的日子啊!